火星电竞「中國」-官方网站

芜湖:“全国试点”的全流程变革—火星电竞-中國官网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芜湖:“全国试点”的全流程变革

2025-08-21

  作为制造业强市,芜湖市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在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芜湖抓住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的政策机遇,多措并举加速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进程,大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绿色化新型技术改造项目,推动500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

  聚焦重点产业,逐群逐链指导,实行梯度奖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正加速推动芜湖制造业的集体跃迁。

  芜湖博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是芜湖市弋江区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汽车线束、内外饰注塑件等产品。走进企业的生产车间,一台台无人操控的数控设备有序运转,一条条汽车线束在机器间流转,自动完成加工。

  火星电竞比赛奖金设置

  在企业的办公楼上,公司信息工程部部长杨林坐在办公室,就能实时掌握整个工厂的生产情况。杨林告诉记者,以前派发生产任务,要打印纸质作业指导书,容易出错,甚至导致批量质量事故。数字化改造后,工厂200多台设备联网,在电脑上就能一键下达生产指令,各终端毫秒级响应。

  今年,芜湖市高新区(弋江区)成功入选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企业转型步伐加快。按照“点”上引导企业“机器换人”、“线”上推动企业生产线技术改造、“面”上指导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分梯度深入提升全区整体智能制造水平。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个、先进级智能工厂2个、基础级智能工厂18个、省级数字化车间34个,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1380余台。

  2024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强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推进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之举。

  芜湖市是制造业强市,制造业涵盖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当前,制造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设备更新需求旺盛,亟须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发展质效。

  芜湖市坚持多措并举,加速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进程,大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绿色化新型技术改造项目,推动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制定《芜湖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推动500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

  芜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介绍,自去年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以来,芜湖市坚持“点线面”协同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重点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支持主导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实施协同改造,引导核心产业园区整体数字化转型。

  2025年,全市已培育省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2个,中小企业省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8个,累计培育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30个,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6个,居全省第1位。

  8月14日,在芜湖经开区美芝精密产业园的智能工厂里,欧如涛轻点平板电脑,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每条产线的实时参数:温度、湿度、压力值,甚至每一个焊点的状态都能被AI捕捉。

  “过去工人要拿着仪器满车间跑,现在48个传感器让一切一目了然。”作为企业数字办负责人,欧如涛见证了这个全球最大单体压缩机生产基地的“智变”:年产量6200万台,数字化生产设备占比95.2%,车间内联网设备占数字化设备的98.4%。

  这场智能制造革命,正在流水线上演着更深刻的变革。在微米级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线上,机器人手臂代替人工精准投料,一条产线件。更吸引人的是“设备智能体”系统的应用——生产环节中的关键参数实时在线监测,一旦数据越过预警阈值,系统立刻亮起“红脸”报警,让品质管理从被动补救转向主动预判。

  在智能工厂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技术带来的变化。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全流程实现数据可视化,产品质量合格率由92.2%提升到97.6%。在仓储区,机器人搬运车穿梭自如,依靠感应系统和路径规划,实现精准配送。在能源管理方面,系统通过实时监控能源设备,优化负荷分配,能源产出率大幅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100%,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员工也从繁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是简单减人,是让人的价值升级。”欧如涛说,数字化转型优化生产管理流程的同时,员工也转而专注于设备调试与复杂检测,实现了人与机器的协同进化。

  当淡季来临,多条产线同步大修时,依靠数字赋能的美芝智能工厂仍然维持着日产14万台的生产韧性。

  美芝的突破性实践,是芜湖制造业集体跃迁的缩影。这座工业城市正以系统化工程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型:聚焦重点产业,围绕“1471”产业体系,逐群逐链指导推进链上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梯度培育智能工厂,系统建设智改数转网联示范项目,全方位推进实施智改数转网联。信义玻璃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美芝、长信新显等26家企业获评省级先进智能工厂,数量高居全省第二,产业链“龙头带动链式转型”成效显著。

  数字化带来的改变不仅在生产端,仓储、物流、管理、研发等方方面面都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悄然改变。

  在博康机电,员工办公使用“钉钉”,厂区管理有智慧园区系统,发工资有薪资管理系统,物料输入有仓库管理系统,每个物料都有“身份证”,从进厂到加工到出厂全流程可追溯……研发、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进行数字化转型。

  随着美芝二期规划新增9条智能产线,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正进入深化期。“从一开始建立ERP系统、MES系统等来收集数据,到搭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再到构建实现采集、分析、预警、管控、预测甚至决策的数智体系,数字化道路越走越远。”欧如涛说。

  从单点突破到全局优化,数字化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制造业生存发展的必答题。以美芝这样的标杆为引领,芜湖正在推动更多企业从“设备联网”走向“数据智联”,在数字浪潮中锻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芜湖在全省率先开展工业企业“四化”诊断,持续拓展诊断深度、广度,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建立“一企一策”。2024年完成诊断企业400家,累计完成诊断企业1245家。借助华为等服务商专业力量,建设芜湖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全生命周期,提供咨询诊断、路径规划、落地实施、培训赋能等数字化转型服务。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政策支持。芜湖市动态更新市级“智造名城”政策,形成大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支持、中小项目市县两级支持的梯度奖补政策体系,加大对企业新型技术改造支持力度,持续发挥政策撬动作用。近两年市县两级直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奖补资金超过13亿元,31个项目获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

  下一步,芜湖市将加快推动国家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推动纳入试点的20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引导不少于500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打造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标杆示范,推动技改投资提质增效。(记者 范克龙 阮孟玥)

芜湖:“全国试点”的全流程变革(图1)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16-2024 火星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7011430号  浙公安网备33030302000718

新闻中心 +

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在线留言

联系方式